第三星球大热门
2025.03.16, 星期日
第三星球大热门
首页
热门
最新
娱乐
生活
科技
地点
美食
健康
技能
其他
最新
你不需要向别人证明你自己
本文取自于《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 无论何时, 一个人的存在本身,才是最大的价值。 二〇一八年秋天,我从网上又看到一条女性自杀的新闻。一位年轻美丽的女性,在留下相册里一张张动人的照片,在写下对那个带给她痛苦和绝望的男人的控诉后,离开了这个世界。她曾经是一个演员,也曾经是选美冠军。她靠自己的努力,一年也有几十万以上的收入,但是在嫁给一个富二代之后,因为婆家不希望她继续工作,她就专注于家庭,...
1667
发布于:2021-09-13
人类行为中的反常
本文取自于《动机心理学》 在一生中,我们常会发觉自己有一些反常行为。许多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和心理学发烧友可能会由此而夸大其词,措辞浮夸地宣称“人类行为是非理智的”。这种说法仅仅流于表面,并未对一直作用于人类理智的古老心理机制有深刻的认识。反常行为并不意味着人们的行为或思考是非理性的,而是意味着人类控制自我行为的意识有时是十分局限的,有时是微弱的,有时是与自身的所作所为毫无关联的。若我们曾留心观...
1631
发布于:2021-09-12
别拿面试问话不当功夫 – 招聘者该怎么有效提问
本文取自于《3分钟识别人才:善用面试的20种方法,找到你最想要的人才》 为企业找到最合适的人,这是人力资源部以及研发、生产、销售等部门经理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那么,部门经理怎样才能为企业吸纳最适合的人才呢?答案就是:修炼“面试问话术”。 一、不会发问就招不到“真人才” 每个人都是人才,只要你有发现人才、识别人才的能力。 成为知人善用的“伯乐” 能够汇聚更多的精英才俊为...
1734
发布于:2021-09-12
职场“废人”是怎样形成的
本文取自于《一亿赞》 --曾加 在起点无甚差异的情况下,职场“废人”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种。沉溺于“轻易获得高成就感”的事情。有意无意地寻求用很少的付出获得很大“回报”的偏方,哪怕回报是虚拟的。这种行为会提升人的“兴奋阈值”,让人越来越不容易拥有真实的成就感,而越来越依赖虚拟的成就感,陷入恶性循环。 症状轻的:沉迷于游戏(在虚拟世界中的“成功”来得更快)、...
1545
发布于:2021-09-11
我的“零经验”转行之路
本文取自于《一亿赞》 -- 大Q小陈 我今年29岁,毕业7年,前6年一直在传统的石油行业,今年“零经验”“零基础”转行到互联网行业:在错误的道路上走了近7年才艰难转行! 所以这次转行,我非常慎重,为了找到正确的方向,我几乎看遍了知乎上所有关于转行的高赞回答,并且花钱咨询了职业规划专家。最终花费近2个月时间、几千元钞票,得出自己的职场转型方法论。 在这里分享给各位,希望能有所...
2810
发布于:2021-09-09
改宗效应:想讨人喜欢?那就反驳他吧
本文取自于《墨菲定律》 “改宗效应”出自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罗德·西格尔的一个著名研究。在研究报告中,西格尔称他招募了三组志愿者,都是某些主流理论的坚定支持者。同时又安排了三组“伪被试者”作为倾听者。接着,他要求三组志愿者向三组倾听者陈述他们各自信奉的理论,同时,按照他的要求: A组志愿者在陈述过程中,倾听者必须全程表示认同。 B组志愿者在陈述过程中,倾听者必须全程反驳所有观点。 ...
1785
发布于:2021-09-06
多看效应:提高曝光度,提升好感度
本文取自于《墨菲定律》 在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罗伯特·扎荣茨进行了一系列心理实验,其中的一个是这样的:扎荣茨在一所中学选取了一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他在黑板上不起眼的角落里写下了一些奇怪的符号、图案,包括英文单词、汉字、绘画、人像、几何图形和其他毫无意义的符号。这些符号、图案一直保留在黑板的角落上,班里的学生每天上课时都会瞥见它们,但没人知道它们的意义,老师也从不提起。久而久之,学生...
1782
发布于:2021-09-06
听歌“上瘾”是耳虫在“作怪”
本文取自于《新华网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作者: 周子毅》 听歌也会“上瘾”!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当你单曲循环一首歌很长时间,会发现关掉音响后,这首歌的旋律还是会回旋在脑海中,甚至跟随你一天。 其实,这是耳虫现象。“耳虫”(earworm)是从德文Ohrwurm直译过来的。这个词把 “爬进”脑中的音乐形象地比喻成一只虫。而有研究者也把“耳虫”引起的这种感觉叫“认知瘙痒”,让人忍不住想去...
1913
发布于:2021-09-06
如何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作者 - 李多余。本文取自于《一亿赞,既能说,又会干》 首先你要在心里明确一件事——“自己想要什么”是个需要不断刷新认知、推倒重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要不停地质问自己,根据你的阅读、思考、经历、体验、自我观察等,去修改自己最初那个可能并不成熟的想法。在这个修改的过程中,你才可以不断明确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个感觉就像理顺一团乱七八糟的毛线一样,你要一点点去找它的源头。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2429
发布于:2021-09-06
寻找适合你的行业+岗位
本文取自于《一亿赞》 大Q小陈 我今年29岁,毕业7年,前6年一直在传统的石油行业,今年正在努力转行到互联网行业。之前没有好好做过职业规划,导致自己在错误的道路上走了近7年。前段时间,一位朋友想转行,找我咨询。 我问他:“你觉得你无法展开行动的原因是什么?” 他说:“最重要的原因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能做什么。” 这位朋友的问题其实十分典型——“不知道自己想...
1596
发布于:2021-09-05
晚上焦躁睡不着的真正原因
本文取自于《每天懂一点趣味心理学》 同事最近搬了新家,这本来是一件大喜事,可她却总是抱怨说晚上感觉很焦躁,睡不着觉。大家都觉得她是乔迁之喜太兴奋了,所以才会失眠。可新居也乔迁很久了,她似乎还没“喜”过去,黑眼圈倒是挺“喜庆”地挂在眼睛 她到底为何失眠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来,由于同事很喜欢大红色,她就把整个卧室的装饰都用了大红色,红艳艳的让人一走进去就“血脉贲张”,兴奋不...
1663
发布于:2021-09-04
超级话痨,我为何管不住自己的嘴
本文取自于《每天懂一点趣味心理学》 一位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师认为,“如果说话的人是自己言语的受害者而不是主导者,如果他总是无法停止唠叨,好像不停地说话是他与外界唯一的联系方式,那么这种口舌之快很可能是某种心理疾病的信号”。 无法忍受不说话的感觉 苏菲是个超级话痨,随时随地都要喋喋不休地叨叨,包括在生孩子的危急关头,她依然可以一边等待疼痛一边不停地抱怨自己为这个孩子付出了多少心血。最...
1511
发布于:2021-09-01
24重人格
本文取自于《每天懂一点趣味心理学》 对于韦斯特来说,他的躯体不啻是一家“伤心旅店”,他的24位“分身”或者说“他我”,一个个提着行囊来到旅馆入住。有些只逗留几天,然后就悄然离去;有些住进来就赖着不走,大有与旅馆共存亡的架势。他们盘踞着韦斯特的心灵,接管了他的身体。结果就是韦斯特变成了24个人:当他操着低沉浑厚的男中音与你侃侃而谈时,极可能会突然用一种童稚的声音说:“我想尿尿。”甚至在与妻子接...
1412
发布于:2021-09-01
很多人的口头禅:不管了,赌一把
本文取自于《每天懂一点趣味心理学》 一个很古怪的富翁,他的钱多得几辈子都花不完,但是又不想用来捐赠,于是想出了一个刺激的玩法,找到很多人,同他们打赌,一张10亿美元的支票和一把能装6颗子弹的转轮手枪。打赌的人把一颗子弹放入手枪内,随便转动转轮,然后对着自己的脑袋开枪。如果他没有死,就可以带走这10亿美元。 俄罗斯轮盘 当有人用这个题目发起测试的时候,他会发现生命似乎并不那么可贵了...
1687
发布于:2021-08-31
人为什么会感到害羞
本文取自于《每天懂一点趣味心理学》 自然界中有一种植物叫做含羞草,当你用手轻轻触碰它时,它就会立刻将叶子合拢,不一会儿又慢慢复原。这种神奇的植物勾起了人类的好奇心,经过研究发现,含羞草的叶柄下有一个叫做“叶枕”的鼓包,叶枕里面充满了水分,当它的叶子被触摸时,叶枕中的水就会流向两边,因而瘪了下来。 肥皂泡游戏 实验室中,一群五六岁的孩子在玩肥皂泡。孩子们玩得很专注,有的高兴得大叫,...
1699
发布于:2021-08-31
血型能决定我们的性格吗?
本文取自于《每天懂一点趣味心理学》 从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提出的体液气质说,到2000多年后血型的真正发现,再到风靡日本的血型决定性格之说,血型与性格的关系一直困扰着人们。到底这个由血液抗原形式表现出来的遗传性状是不是真的能够决定人的性格呢? 体液学说 人类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关注决定性格的种种因素,并且将焦点之一对准了体质。2500多年前,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提出的体液学说是最早的...
2597
发布于:2021-08-30
你所不了解的真实自我
人格心理学 延迟欲望,有关棉花糖的故事 本来决定每个月定额攒一笔钱,年底用来投资,结果这个月超额买了一件“华丽丽”的衣服,下个月超额买了一双换季打折的鞋子,再下个月电子产品大促销,不如把早就想要的数码相机也买了吧......欲望太多,总也实现不了,年底看自己用来储蓄的卡里分文未剩,大的投资计划只能推到明年。可是,明年又会有些什么迫不及待想要实现的愿望呢? 棉花糖的故事 幼儿...
1705
发布于:2021-08-28
学会战胜恐惧:怎么克服恐惧害怕的心理
本文取自于《行为心理学》 恐惧,是一种人类或者其他生物的心理活动状态,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情绪的一种。通俗地讲,恐惧是指人们在面临某种危险情境,企图摆脱而又不能摆脱时所产生的担惊受怕的一种情绪体验,这种体验是非常压抑和不自然的。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就和恐惧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斗争,他们创立了各种宗教,幻想以超自然的信仰摆脱恐惧,但这类方法只是掩盖,并没有从根本上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直到行为主义的...
2012
发布于:2021-08-22
激情是年轻人最大的创富资本
本文取自于《MBA教不了的创富课》 一个绝对白手创富的例子创富,需要启动资金吗?似乎是的。但也有特例。我一位深圳的好朋友,曾亲口和我讲过一个真实的例子——隔壁邻居,薪水不高,却收留了个来投奔他的初中同学。这个小个子初中同学,居然真大胆,也真厚脸皮,白吃白喝在他家,去面试了几份工,都嫌薪水低,而没去干。嫌薪水低,您倒是有点积蓄也行啊。这家伙还分文皆无......眼看着老同学眉头越来越皱,他大概...
1584
发布于:2021-08-22
头脑的误区:快乐与智商
本文取自于《你的误区》 想做自己的主人,需要先去除一些非常普遍的迷思。首先要去除的一个观念是:智商是根据你解决复杂问题、读写与运算,以及快速解开抽象方程式的能力来衡量的。这种见解是将正规教育与课业优异程度视为衡量自我实现的标准。这种观念鼓励了某种对知识势利的态度,并带来一些令人泄气的后果。我们往往认为,拥有较多奖章、对某些学科(数学、科学、大量词汇、事实记诵、阅读速度)相当拿手的人,就“具有...
1669
发布于:2021-08-2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您所在的页数: 11
此网站将会收集一些相关资料为您带来更好的服务和功能, 相关信息已注标在了
隐私声明
和
使用条款
。 你是否同意并继续使用此网站呢?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