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   心理透视:那些喜欢打小报告的人
心理透视:那些喜欢打小报告的人
4192
心理透视:那些喜欢打小报告的人

打小报告不等于反映问题

可以说,从上幼儿园那天起,进入集体生活的我们就开始接触“小报告”。无论在学校还是职场,总有那么一两个人,动不动就往老师、领导身边凑,有意无意地把大家私底下开的玩笑、组织的活动“送”到他们耳朵里去。尽管不容易被抓到真凭实据,但每个人其实都心知肚明,并暗自防范这些“告密者”。

告密行为自古有之。秦朝最先以法律形式鼓励公开告密;明朝形成“内厂、东厂、西厂及锦衣卫”四重监视体系。现代社会,从小学开始,“线人”式管理就近乎常态。日前有报道称,深圳某小学设立“情报专员”,定期向老师提供情报。相信很多“80后”也经历过全班被老师逼着写纸条,互相检举坏人坏事。

尽管没有证据,但怀疑自己被告密的人都会满腔怒火。在北京国贸工作的“80后”陈捷告诉记者:“我上初中时就被女生打过小报告,被老师痛批。当时特别愤怒,那是一种被人窥视、背叛的感觉,比被人当面骂还愤怒。”而出卖耶稣的犹大更是被世人唾弃至今。但不少打小报告的人却并不认为自己有错。“爱调研”网站调查发现,许多打过小报告的人认为,自己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以及让上级了解情况;但82.5%的人认为打小报告与向领导反映问题存在本质差异,被打过小报告的人则认为“告密者”别有用心,是为了拉拢与领导的关系。

打小报告被人不屑,可总有人热衷于此。究其原因,是因为它能带来利益。打小报告首先是与管理者亲密接触的“捷径”。他们需要了解下属动向,但不能时时盯着,告密者恰恰满足这种需要。其次,有些人缺乏自信、虚荣心较强,会通过打小报告突出自己的“能力”。看到他人被批评,他们会觉得平衡。再次,能力差的人会以此获得管理者的“信任”,弥补能力缺陷。最后,打小报告还是一种满足报复心理的手段,比如在学校里常能听到“不听我的就去告诉老师”这样的话。

打小报告的习惯多是从小养成,在我国有着天然的“土壤”。在西方国家,用学生管理学生的方式匪夷所思。美国将军麦克阿瑟在西点军校时曾遭受高年级学员体罚,但在接受法院调查时,他始终没有说出那几位学员的名字。

巴金在《怀念马宗融大哥》中写道:“(我们)无所不谈,但是讲的全是心里的话,真可以说大家都掏出了自己的心,也没有人担心会给别人听见出去‘打小报告’。”打小报告使人与人之间失去信任,多数人惴惴不安,没有安全感,团队气氛紧张不安,人际关系疏远戒备,要重建信任相当困难。

从小被鼓励打小报告的孩子,会认为只要跟某些有权力的人搞好关系,就可以获得一切,丧失前进的动力。

要改变打小报告的恶习,要从教育开始。老师要凭能力管理班级,而不是图省事,给学生错误的言传身教。爱打小报告的人要意识到这是投机取巧、损人不利己的不道德行为,日子久了会被所有人疏远。不妨反思自己是不是不自信,是不是能力有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自身。如果仍难以改变,要求助心理咨询师。对大多数人来说,我们管不住别人的嘴,只有管好自己,同时学会应对小报告。

1.自我检讨。被告密让你火冒三丈,但此时要稳定好情绪,先自我检讨。想想自己做过哪些事、说过哪些话,让人看不顺眼。攻击告状的小人是下策,对事不对人才是永远有效的法则。

2.沟通。一方面要与领导沟通。如果无故受冤,就坦荡地把事实材料整理清楚,有文本资料(邮件、聊天记录)更好。如果自己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就及时改正。另一方面试着与告密者沟通,直截了当地说:“你如果对我不满,不妨把话说清楚。”如果对方不承认,不必戳破,可以说:“以后有任何问题,希望你能直接告诉我。”要让他知道,不可以一再这样做。

3.向上级汇报。当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可以告诉对方:“如果我们无法解决问题,就有必要让老板知道。”如果仍未获得解决,就直接向老板报告。

 来源:《生命时报》

当然,最重要的是严以律己,不要在同事间对公司的人和事发表评价,比如对老板的抱怨或对同事的不满。遵守规章制度,不要给别人把柄。和同事相处不要太过计较,吃些在明处的小亏无所谓。管好自己,不多管别人,更不要无事说人是非,打别人的小报告。

想知道更多有趣的资讯,请关注我们的面子书 (https://www.facebook.com/3rdplanetnews) 或Instagram。如果你有什么提议的话,欢迎通过各种平台与三三联系。祝大家天天好心情,生活愉快,不要为了还没发生的事而烦恼。

“人到四十九,四地别久留”:这4个地方,最好不要久留,真有理!
“人到四十九,四地别久留”:这4个地方,最好不要久留,真有理!
本文取自于《实用心理学》微信公众号  老人常常告诫我们:"人的一生,不能浑噩度日,要找寻自己的价值。"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的人,每个人来到世界上的时间、缘由或许都不一样,每个人在世界上的生活轨迹也有所不同。 有的人能够在世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名垂青史;有的人却一生平淡无奇,籍籍无名;更有甚者,一生极其失败,终日浑噩,像是来人间旅游似的。这样毫无作为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968 发布于:2023-09-17
有些话是万万不能说的,会很灵验的!不信你看!
有些话是万万不能说的,会很灵验的!不信你看!
本文取自于《实用心理学》微信订阅号 人生在世,难免因为嘴巴而吃亏,当说了不该说的话后,可能引发的后果,将是你始料不及的! 平日里,我们说话一定要特别注意,有些话是万万不能说的,会很灵验的! 乱说话可能会要命的 佛说:一句话就能毁灭一个人,而培植人却需要千语万言。 管好自己的嘴,否则,乱说话不仅会带给自己麻烦,甚至可能会要命。 看到一个案例说: 一对夫妻经常...
921 发布于:2023-09-17
这三种家庭将走向兴旺,尤其是第一种
这三种家庭将走向兴旺,尤其是第一种
本文取自于《实用心理学》微信公众号 家是什么? 家是一个人的避风港,可以给你依靠,可以为你疗伤。 家是什么? 家是一辈子的安乐窝。为经营它奋斗,辛苦操劳一生! 家庭的兴旺,是我们奋斗的初衷,是我们美好的心愿,是我们毕生的所求! 疫情过后,这三种家庭将越来越兴旺,尤其是最后一种。 01 以孝为首的家庭 百善孝为先,亲情是最重! 很喜欢一句话...
836 发布于:2023-09-17
年后尽量不要让儿女从事这3种工作,钱再多也别做,坚持再久也没前途
年后尽量不要让儿女从事这3种工作,钱再多也别做,坚持再久也没前途
本文取自于《实用心理学》微信订阅号 钱再多也别做,坚持再久也没前途。 当我们培养孩子时,总希望他们能有出息,能有广阔的前程,让父母感到安心。 但如今社会上的行业越变越多,许多行业虽然表面上是一样的,其实工作性质差距很大,前途差距往往不止一星半点。 下面这3种工作,如果遇到了,就要记得告诉自己的孩子,即使再多的付出,也不要去做,因为这样的工作坚持多久都没有前途。 01 ...
972 发布于:2023-09-17
老祖宗留下10句话,说穿人性,看透人生
老祖宗留下10句话,说穿人性,看透人生
本文取自于《实用心理学》微信订阅号   人不怕失败,怕的是自己怀疑自己。 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老人们经过的事多,走过的路多。 留下的老话,都是对人性的总结、对人生的认识。 这些口耳相传的智慧,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01 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 在事情发生的时候给别人提供帮助,远胜于时过境迁后的闲话。 ...
961 发布于:2023-09-17
钱,是验证人心的最好标准!
钱,是验证人心的最好标准!
本文取自于《实用心理学》微信公众订阅号  邹韬奋曾言:“金钱往往成为真正情义的障碍物。” 钱,是感情的照妖镜,也是人品的试金石。钱真是个好东西,瞬间就能看透人心,暴露人性,测出人情到底几分冷暖。俗话说,借钱考验的是人心,还钱暴露的是人品。 借钱,可以看透人心,无偿借给你的不仅仅是钱,更是信任,是情谊。 还钱,暴露的是人品,人品好不好,还个钱就知道了。 &nb...
1560 发布于:2023-07-07
领导一画饼,我两个月不休息
领导一画饼,我两个月不休息
本文取自于《每天学点HR》微信公众订阅号   我们的室友小熊,最近两个月都没怎么休息过。每天早出晚归不说,连周末都要躲在房间里开上一整天的线上会议。 大家有点害怕,平时一向热爱生活,甚至每天都要给自己做便当的小熊,怎么变成工作狂了? 拉住她盘问了一番,我们才知道,原来她被领导的1V1谈话打了鸡血,正准备为公司赴汤蹈火…… 01 领导一激励,我两个月...
1162 发布于:2023-07-07
“不听话”,才是职场人成长的开始
“不听话”,才是职场人成长的开始
本文取自于《每天学点HR》微信公众订阅号   你的绩效怎么样?符合你的预期吗? 小北的绩效结果就在他的意料之外: 他工作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领导布置的任务从来不推不拒,这一年的业绩也可圈可点。本来以为他今年一定能妥妥升职加薪,结果到了年底,领导反而给一个不那么听话的同事打了A,他只能屈居B+。 就因为那位同事的项目方案被领导毙掉后不甘心放弃,跟领导据...
1242 发布于:2023-06-18
此网站将会收集一些相关资料为您带来更好的服务和功能, 相关信息已注标在了隐私声明使用条款。 你是否同意并继续使用此网站呢?